子宫内膜息肉是怎么引起的?应该如何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子宫内膜的过度增生。患者可能会出现子宫不规则出血、甚至不孕等症状。面对这种情况,及时就医显得尤为重要,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当我们谈及子宫内膜息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主任医师黄凯清为我们带来了专业的解答。
子宫内膜息肉究竟是什么呢?它是由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可能是单个或多个,有蒂或无蒂,直径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这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局部增生过长所致,尤其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雌激素水平过高或存在子宫内膜炎症等。
那么,导致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内分泌因素和炎症因素在作祟。内分泌因素中,身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是主要原因;而炎症因素则可能源于长期妇科炎症的刺激,或是因为宫腔内有异物,如放置节育环、人流、流产或产褥感染,以及宫腔内其他手术操作等。
接下来,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这主要取决于息肉的直径大小。如果息肉较小,例如直径小于一公分,并且无明显症状,一年内有30%的自然消退率,因此可以选择不治疗。对于息肉直径大于一公分或者出现症状的患者,建议进行宫腔镜下刮宫摘除。
子宫内膜息肉如今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其与体内激素分泌密切相关。而激素的调节则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不良的生活作息和习惯都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引发激素水平的变化。
在此,我们建议大家保持积极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果不幸患上了子宫内膜息肉,也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毕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保障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