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是宫颈癌的“前奏”?
宫颈糜烂是妇科领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当宫颈受到炎症分泌物刺激时,颈管外口的鳞状上皮细胞会发生脱落,被柱状上皮所覆盖,造成颜色鲜红、表面或光滑或凹凸不平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宫颈糜烂”。这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长期以来在临床中被视为同等概念。那么,宫颈糜烂与宫颈癌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呢?宫颈糜烂是否是宫颈癌的预兆呢?
事实上,医生会根据宫颈糜烂的面积大小,将其划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具体的划分方法如下:
轻度宫颈糜烂:糜烂面积占据整个宫颈面积的1/3以下。
中度宫颈糜烂:糜烂面积占据整个宫颈面积的1/3至2/3。
重度宫颈糜烂:糜烂面积占据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宫颈糜烂只是描述了一个肉眼所见的形态,与癌变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列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之后,排名第三。在发展中国家,其更是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真正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是人乳头瘤病毒,即HPV。感染此病毒的高峰年龄段为20-24岁和40-44岁。大部分女性感染后能够自行清除HPV,但约有10%的女性无法完全清除,导致HPV与DNA整合,逐渐改变宫颈表面鳞状细胞的性质,最终引发癌变。
那么,关于宫颈糜烂,我们还有以下相关阅读推荐:
宫颈糜烂是生理变化,并非真正的糜烂。
育龄期妇女不建议过度治疗宫颈糜烂。
女性有性生活后,建议每年进行宫颈检查。
宫颈糜烂仅仅是一个形态描述,与宫颈癌没有直接联系。而HPV感染才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女性朋友们应该重视宫颈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确保早期发现并预防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