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
子宫内膜癌,一种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被称为子宫体癌,其中绝大多数为腺癌。它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在我国其发病率远低于子宫颈癌,但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它已跃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
对于这一疾病的诊断,科学家们研发了五大科学诊断方法,旨在早期发现、精准定位,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宫腔镜检查能够直观地观察子宫内膜的状况,较早发现癌变的迹象,有助于宫体癌的定位和分期。在镜检的指引下,医生可以对可疑部位进行活检,甚至对子宫内膜癌的前驱病变进行追踪观察,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免疫学诊断是另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喷洗液中的单克隆抗体相应抗原(CA125)的值,有可能成为绝经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辅助诊断手段,为医生提供更为精准的诊断依据。
肌层侵犯的估计也是诊断的重要内容。肌层侵犯的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CT检查或宫腔造影能够帮助医生确定肌层浸润的深度,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在细胞学诊断方面,阴道细胞学检查虽然准确率仅为50%左右,但从子宫颈管取得的标本作涂片检查,准确率可达75%。而宫腔细胞学检查采用Lsacs细胞收集器或宫腔洗液法抽吸冲选液涂片检查,准确率更是高达84%~93%。
组织学诊断是确定子宫内膜癌的最有效、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诊断性刮宫、吸取活检法等都是常用的诊断手段,其中Vabra吸取活检法准确率达95%以上。
这五种诊断方法各具特色,相互补充,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关注自己的健康,及时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为自己的人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