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粥竟然毫无营养?
米粥一直被誉为“最养人”的食物,深受大众喜爱,尤其是病患群体。在身体虚弱、胃口不佳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放弃固体食物,转而选择稀饭来补充营养,以期加速身体恢复。最近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常见的白米粥几乎毫无营养。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我们所熟知的白米,通常都经过了精细的加工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会导致部分营养的流失。再加上煮粥需要长时间加热,这个过程会进一步破坏米中的B族维生素。煮制时间越长,B族维生素的破坏程度就越高。那些煮得细腻可口、烂糊糊的白米粥,虽然口感绝佳,但其中的B族维生素已经损失殆尽。如果在煮粥过程中加入碱,那么B族维生素的破坏程度将更加严重。
综合来看,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说,白米粥与米饭或馒头相比,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并不意味着白米粥毫无价值。由于长时间的加热煮制,白米粥中的淀粉糊化更为充分,更容易被小肠内的淀粉酶分解为葡萄糖,并吸收进入血液。煮粥过程中的长时间加热也使得少量蛋白质或氨基酸得以溶解,使得白米粥更加易于消化。
对于肠胃功能不佳的病人或术后极度虚弱的病人来说,食用易消化的白米粥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为了避免单一食物造成的营养不足,最好同时补充其他食物。我们也可以在白米粥中加入一些额外的原料,如药材、肉类等,以增加其营养价值,使其更适合病患食用。
一个简单的策略是往白米粥里加入一些粗粮,如玉米、黑米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粥的口感,更能提升其营养价值。这样的粥既易于消化,又能提供更为全面的营养,是病人恢复期间的理想食物之一。白米粥虽然并非完美无缺的营养食品,但在合适的情况下,它依然是一个良好的营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