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引起月经量过多!
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子宫内膜紧密地覆盖在子宫体腔面。受到某些未知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可能会在其他部位异常生长,这种情况被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生长的内膜,在组织结构上,不仅包含内膜的腺体,还有内膜间质的环绕。它在功能上会随着雌激素水平的波动而明显变化,也就是说,它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只有部分受到孕激素的影响,但它却能产生少量的“月经”,并因此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月经量过多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和体征因其异位内膜的具体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并且与月经周期有着密切的关联。
痛经是此病症的一个常见且突出的症状。许多患者在内膜异位刚开始发生时,并没有痛经的困扰。痛经往往是继发性的,可能在月经来临前、期间或过后出现。有些痛经症状严重,甚至需要卧床休息或依赖药物缓解疼痛。疼痛通常会随着月经周期的进展而加重。
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异位的子宫内膜会增生和肿胀。如果受到孕激素的影响,还可能引发出血,刺激局部组织,从而导致疼痛。对于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子宫肌肉的痉挛收缩可能会使痛经症状更加显著。在一些没有出血的异位组织病例中,痛经可能是由血管充血引起的。月经过后,随着异位内膜逐渐萎缩,痛经症状也会逐渐消失。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可以观察到许多炎症过程,这些炎症可能伴随着活跃的腹膜病变,产生前列腺素、激肽和其他肽类物质,从而引起疼痛或触痛。
值得注意的是,痛经的程度往往并不能完全反映腹腔镜检查所揭示的病症程度。大约25%的临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虽然病症显著,却并不表现出痛经。妇女的心理状况也会影响她们的痛觉。
对于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来说,月经量可能会显著增多,经期也可能会延长。这可能是由于内膜增多导致的,同时可能伴随着卵巢功能的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