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普遍症状
育龄妇女在月经前的7至14天,会经历一系列生理与心理的周期变化。这些症状在月经来潮后便会迅速消失,这是一个具有个体差异,但在育龄妇女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些症状在月经前一周开始逐渐显现,并在最后两到三天达到高峰,随后随着月经的到来迅速消退。这些临床表现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精神症状、液体潴留症状以及其他症状。
精神症状的表现多样,有的女性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易疲劳、困倦和嗜睡。情绪上的变化则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一种可能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遇事挑剔、易怒,微小的刺激就可能导致感情冲动,甚至引发争吵、哭闹等无法自控的行为。另一种则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抑郁、焦虑、忧伤或情感淡漠,她们更倾向于孤独独处,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注意力无法集中,判断能力减弱,甚至可能出现偏执妄想和自杀意识。
液体潴留症状则包括手足、眼睑水肿,甚至有些女性会出现体重显著增加和腹部胀满感,伴随恶心、呕吐等肠胃功能障碍。临近经期时,还可能出现腹泻和尿频等症状。由于盆腔组织的水肿和充血,还会出现盆腔坠胀和腰骶部疼痛。经前头痛也是常见的症状,疼痛可能是双侧或单侧,部位不固定,伴有恶心呕吐,通常在经前几天开始出现,并在经血到达时达到高峰。乳房胀痛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乳房饱满、肿胀和疼痛,严重时会放射到腋下及肩部,影响睡眠。
其他症状包括食欲改变,如食欲增加或对某些食物的特殊嗜好,也可能厌恶某些特定食物或厌食。还可能出现油性皮肤、痤疮、性欲改变以及自律神经系统功能症状,如潮热、出汗、头昏、眩晕及心悸等。这些症状共同构成了月经前期的女性身体特有的现象,虽然给许多女性带来不适,但正是这些症状揭示了身体的周期性变化,也提醒我们身体的独特韵律与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