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月经周期 月经周期表格图
月经周期是女性生理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可分为两种主流分类方法,下面我们来详细这两种分类以及相关的记录和激素变化。
一、月经周期的四阶段划分法:
月经期:持续约3至7天,这是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的阶段。
卵泡期:经期结束后至排卵前的阶段,大约持续7至10天。在这个阶段,雌激素水平上升,促进卵泡的发育。
排卵期:大约在月经后的第12至18天,黄体生成素达到峰值,触发排卵。这是一个关键的生育阶段。
黄体期:排卵后到下次月经前的阶段,大约持续14天。这个阶段主要由孕激素主导。
记录项包括月经开始日期、持续天数、周期长度等。其中,月经开始日期是标记周期的第一天,也是预产期推算的重要依据。正常来说,月经持续天数应为3至7天,如果量太少或太多都需要注意。周期长度则从本次月经的第一天至下次月经的第一天,正常范围为21至40天。排卵日的推算对于规律周期的女性来说,是下次月经前的14天。如果不规律,则需要使用试纸或B超进行监测。还可以记录异常症状,如痛经、血块等,以便向医生描述。

三、激素变化关联:
月经周期中的激素变化是关键,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在卵泡期上升促进内膜增生,排卵后短暂下降。孕激素在黄体期升高,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如果未受孕则迅速下降引发月经。而促黄体生成素则在排卵前24至36小时出现峰值。
四、记录工具建议:
建议长期跟踪连续记录9个月经周期,以发现规律。对于备孕的女性,可以结合基础体温和宫颈黏液观察来提高准确性。市面上有许多排卵试纸配套记录表或医院提供的标准化图表,可以作为记录的参考。通过这些工具,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理周期,为健康和备孕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