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褥热 产褥热的原因有哪些
什么是产褥热?如何预防?
分娩后,子宫开始复旧,逐渐恢复到非孕状态,这一生理变化需要大约42天的时间,我们称之为产褥期。在这个阶段,产妇极易受到感染,医学上称之为产褥感染,俗称产褥热。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产妇的健康构成威胁。那么,究竟什么是产褥热呢?
产褥热主要是由产后致病菌侵入生殖器官引起的疾病。它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发炎。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破水时间过长或经过内诊,都可能导致感染。产后抵抗力下降、未能充分休息和补充足够的营养也会导致伤口和子宫发炎,从而引发产褥热。
除了子宫炎症,产褥热还可能由生产伤口引起。自然分娩后的会阴伤口发炎或子宫内膜发炎都会导致发热。泌尿系统感染也是产褥热的主要原因之一。阴道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通过尿道进入泌尿系统,导致感染。喝水少和憋尿也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产褥热若不及时治疗,细菌可能进一步扩散到其他器官,引发更严重的疾病,如血栓性静脉炎。这种疾病通常会在产后1~2周出现,表现为持续发热、下肢痛、肿胀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败血症。
那么,如何预防产褥热呢?在妊娠晚期要禁止盆浴和性生活,以预防阴道炎。产后要下床多活动,保持会阴部卫生。充分休息和补充足够的水分与营养也是关键。产后若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与医师紧密合作,做好产检工作,相信身体能很快恢复到最佳状态。
产褥期是每位产妇都要经历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身体健康,遵循医师建议,做好各项调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身体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