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的分型、治疗及预防
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尤其容易侵害育龄期女性。它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其中慢性宫颈炎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更高,很多情况下是由急性宫颈炎演变而来。分娩、流产或手术都可能造成宫颈损伤,让病原体有机会侵入宫颈黏膜并在此隐藏。由于宫颈黏膜皱襞众多,感染不易被彻底清除,因此往往转为慢性宫颈炎。
除此之外,频繁的性生活、物理或化学刺激,以及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也是宫颈炎的诱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有宫颈糜烂的宫颈癌发病率高达0.75%,明显高于无宫颈糜烂的人群。积极治疗宫颈炎对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慢性宫颈炎的病理类型多样,其中宫颈糜烂最为常见。宫颈糜烂根据其糜烂的深度可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头型;根据糜烂面积的大小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宫颈腺囊肿也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在宫颈糜烂的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可能会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阻塞腺管口。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也会压迫腺管,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形成囊肿。检查时可以看到宫颈表面突出的大小不一的青白色囊泡,小的如米粒,大的如玉米粒,甚至更大。
另一种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宫颈息肉。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致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形成向宫颈外口突出的息肉。这些息肉可能是单个或多个,色泽红润,形态像舌状,质地柔软且脆弱,容易出血。虽然宫颈息肉恶变的几率很低,不到1%,但容易复发。对于宫颈炎的治疗和预防,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和重视,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患有宫颈炎的女性来说,更要积极治疗和注意日常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