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西医是怎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西医视角下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子宫内膜异常出血。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阴道不规则流血,甚至可能导致贫血。这种疾病并非由器质性病变引起,主要分为无排卵型和排卵型两大类。无排卵型功血较为常见,占比达到80%~90%,多发生在青春期和绝经期;而排卵型功血则更多见于中年妇女。
正常的月经过程需要下丘脑、垂体和卵巢轴系统的协同调节。当这个系统的完整性受到任何内外因素的干扰时,都可能导致功血的发生。功血的发病机理主要在于性腺内分泌失调,而不同时期的具体发病机理有所不同。因为这种疾病是激素失调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所以通常采取性激素及止血药进行治疗。对于出血严重或反复出血的已婚妇女,刮宫疗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止血手段。尽管这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长远来看,效果尚不完全满意。
中医解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在中医理论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于“崩漏”的范畴。《诸病源候论》中明确描述了“崩中漏下候”,指出该病是因为冲任之脉虚损,无法制约经血,导致经血非时而下。书中还提到,崩与漏虽然表现不同,但常交替出现,互相转化。崩主要表现为阴道大量出血,势急如崩;而漏则表现为阴道少量出血,淋漓不断。
对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疗法,必须抓住流血的性质及全身症状,细心体察,辨证施治。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冲任损伤所致。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均可波及冲任二脉,一旦冲任受损,就无法制约经血,导致血从胞中非时而下。在中医的诊疗过程中,强调从整体角度出发,通过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