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大量喝水会怎样?运动正确补水要这么做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运动健身来增强体质。运动时大量出汗,补水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如何正确补水,避免盲目饮水造成的健康隐患,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梁东辉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曾对此做出提醒:运动时的补水方式需格外注意,一次性大量饮水是大忌。过量饮水可能会造成水中毒,甚至引发脑疝等严重后果。
想象一下,如果一口气喝下大量水,这些水分迅速进入血管,会稀释血液,增加血容量,对心脏造成巨大压力。过量饮水还可能导致人体盐分过度流失,部分水分被吸收进组织细胞内,引发细胞水肿。初期症状可能表现为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
那么,如何正确补水呢?梁教授强调,运动中的补水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健身前适量饮水是人体内“预留”的水分,会在运动过程中伴随出汗被转化到血液中,是科学补水的关键时机,补水量控制在300-500mL范围内为宜。
运动中每半小时补水100-200ml,或者每跑2-3公里补水一次,总量控制在800ml/h以内。如果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可以适当饮用含有电解质的饮料,温热为佳。
运动后的补水同样重要。补充的水量达到丢失体重的1.5倍较为适宜,有助于补充丢失的水分,稳定血糖水平。但是要注意避免冷饮冷食,否则会使肠胃血管突然收缩,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减慢消化和吸收速度,引发腹痛、腹泻等问题。
正确补水是运动健身的重要环节。适量、分次、科学补水才能确保身体健康,提高运动效果。让我们在运动中注重补水,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吧!
(注:本文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