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期应如何处理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分娩期的处理是一项需要谨慎且专业的任务。子宫肌瘤是孕期相对常见的合并症,大约占妊娠总数的0.3%至0.5%。在多数情况下,这类肌瘤能够自然分娩,无需过于急躁地采取干预措施。由于肌瘤的存在,它可能会影响到子宫收缩,从而引发产程延长和产后流血等问题。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充分准备,确保母婴的安全。
患者与接产者在产程过程中要保持警觉,对产程进行仔细观察。一旦在分娩过程中发现孕妇或胎儿出现异常状况,应灵活调整策略,适当放宽剖腹产指征。产前备血是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产后流血情况。
对于较大的肌瘤,它们可能影响到胎位,导致臀位、横位等异常情况。如果肌瘤阻碍胎儿下降,应考虑通过剖腹产结束分娩。至于在分娩时是否同时切除肌瘤或切除子宫,这一决策需要根据肌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由于妊娠期肌瘤生长迅速,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可能变得模糊不清,这给肌瘤的剥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浆膜下肌瘤或较大的肌瘤间肌瘤,在剖宫产时可以一并考虑进行肌瘤切除术。如果手术时肌瘤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此时需要慎重考虑是否进行肌瘤挖除术,以避免术中大出血。
如果肌瘤是多发性的且较大,患者年龄超过40岁且无生育要求,或者在术中出现大出血且不易纠正的情况,应征求患者的意见,考虑进行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但对于年龄在45岁以下的患者,可以考虑保留双侧卵巢。
处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分娩期的情况需要特别关注。我们需要密切观察产程、指定专人负责,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通过这样全面的管理和处理,我们可以确保母婴的安全,让这个过程更加顺利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