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专业次月经过多是怎么回事呢
每位妈妈在产后初次月经的来临都是独特的,它的多少与个人的身体状况紧密相连,并受到母乳喂养的深刻影响。有的妈妈在产后月经可能会出现不规则的节奏,甚至迟迟不来。
产后的六周内,我们称之为产褥期。在这一阶段的早期,阴道会排出恶露。恶露的排出是因为在怀孕期间,子宫内膜逐渐增厚并充满血管。产后,这些不再需要的组织以及称为子宫肉膜蜕变组织的褪膜会陆续剥落,排出体外。若借助显微镜观察,你会发现恶露主要由红血球、子宫内膜蜕变组织、上皮细胞和细菌构成。
而每位妈妈的产后月经状况可能各有不同,其中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经期提前:有时月经会较预期提前到来,月经周期缩短至21天以内,并且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这种情况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呈现双相变化,卵泡期短,仅7~8天,或者黄体期短于10天,体温上升不足0.5℃。
2. 经期延迟:月经可能延迟7天以上,甚至40~50天才来一次,并且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的妈妈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没有排卵的妈妈则基础体温单相。
3. 经期延长:虽然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却延长,超过7天以上,甚至持续两周才干净。如果存在炎症,妈妈平时可能会感到小腹疼痛,经期时这种疼痛会加剧。平时的白带量也会增多,颜色呈黄色或黄白色,质地稠厚,并带有异味。如果是黄体萎缩不全,月经量也会增多;而子宫内膜修复延长则表现为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除了上述情况,还有月经先后不定期的月经失调情况,即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可能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每位妈妈产后的月经状况都是独特的,这是身体恢复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你对自己的月经状况有任何疑问或担忧,最好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