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容易导致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要怎么治疗?
子宫脱垂,常见于生产经验丰富的老年女性。当女性的子宫支撑组织受损或弱化,会导致全子宫从正常的位置沿阴道下移,子宫颈甚至整个子宫都可能脱出阴道口外。这种情况是一种生殖器官移位的综合症,常常伴随着邻近器官的变位。在中国,子宫脱垂的发病率约为1%-4%,不容乐观。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子宫脱垂呢?年轻时的生育过早和过多,会造成盆腔肌肉组织的松弛。而更年期后,由于激素水平下降,盆底韧带也会变得松弛,这是导致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自然分娩时的损伤、子宫口未开全而过早使用腹压或进行剖腹产手术,也可能导致子宫脱垂。这些手术可能导致子宫颈旁组织、骨盆筋膜、骨盆底肌肉主筋膜的过度伸展和裂伤,使其支持功能减弱或丧失。产后休息不足、过早从事体力劳动,特别是需要腹压的劳动,如搬重物等,也会增加子宫脱垂的风险。长期便秘、慢性咳嗽、肝硬化腹水等造成腹压长期过大的状况,同样可能诱发子宫脱垂。
那么,面对子宫脱垂,我们该如何治疗呢?专家建议以简单、安全和有效为原则进行治疗。可以使用子宫托进行治疗。子宫托是一种早期就被用于治疗子宫脱垂的工具,可以让患者自行掌握使用。对于重症子宫脱垂阴道过度松弛的患者则不宜使用。
在选择子宫托时,应选用稍大于生殖(耻骨尾骨肌)裂隙的托号,一般裂隙横径以4厘米最多,因此多采用中号子宫托。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耻骨尾骨肌逐渐恢复其弹力,脱出部位复位后,组织水肿消失,重量减轻,子宫即可不再脱出。
使用子宫托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晨起劳动前放置,晚间取出并清洗干净。在月经期间最好不使用。塑料托表面光滑,遇酸碱不易变质,对组织的刺激性小。放置子宫托后,症状即可消失,患者可以参加各项劳动而无痛苦。通过有效的治疗,许多子宫脱垂的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