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经的针灸穴位有哪些
现在,在的临床治疗上,医生多采用中医的针灸治疗,这种方法副作用,所以深受很多患者的青睐。有些患者比较好奇这个问题治疗痛经的针灸穴位有哪些?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等。
中医针灸治疗痛经有
一、基本治疗
体针(一)
主穴分2组。承浆、大椎;十七椎下、阿是穴。
配穴承山、三焦俞、肾俞、气海俞。阿是穴位置下腹部压痛点。
体针(二)
主穴按证型分3组。血瘀中极、气海、三阴交;气血两虚关元、足三里、血海;寒湿凝滞命门、带脉、归来。
配穴肾俞、次缪、地机、天枢。
二、耳针法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选2-4穴,在所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法或埋丸法。
三、皮内针法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消毒穴位后,取揿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外用胶布固定。埋入2天后,再取出。
四、皮肤针法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以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五、穴位注射法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用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
治疗痛经的药物又有哪些呢?下面列举出几种给患者了解
活血散寒,调经止痛。用于痛经、下腹坠胀、腰背疼痛。
养血舒肝,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月经前后诸证。
暖宫七味散调经养血,暖宫止带。用于心、肾“赫依”病,气滞腰痛,小腹冷痛,月经不调,白带过多。
治疗痛经
- 腹式呼吸有效缓解女性痛经
- 痛经可以怎么睡_痛经睡姿缓解
- 女性切除子宫后 身体不知不觉会出现3大变化!
- 子宫肌瘤具体有哪些发病类型呢
- 多囊卵巢综合征如何调理?日常饮食这些要注意
- 尿道炎难治的原因有那些
- 宫寒引起的痛经能治好吗
- 半夜痛经后腰疼 来例假半夜突然腰疼肚子疼是咋回事
- 月经可以做平板支撑吗
- 热天如何预防腹泻 分享预防感染性腹泻的方法
- 怀孕月经来开始算吗 怀孕月经算来的时间还是走的时间
- 宫颈糜烂的物理治疗有什么方法
- 长期痛经原来是盆腔炎惹的祸 不同阶段该如何预防
- 盲目使用阴道洗液易致宫颈炎 治疗慢性宫颈炎吃什么药
- 霉菌阴道炎能做爱吗 如何预防霉菌性阴道炎
- 怎样让面部皮肤紧致提升 三招就能让你去除岁月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