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是从何而来的
许多患者在被诊断出患有子宫内膜炎后,往往感到困惑和迷茫,对疾病成因缺乏了解,这对治疗和康复是非常不利的。若想远离子宫内膜炎,了解其来源是至关重要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子宫内膜炎的成因。
我们来了解急性子宫内膜炎。这种病症通常在流产或分娩后出现感染。宫内放置节育环、宫颈癌放疗后内膜受损、以及在经期进行等行为,都可能引发急性子宫内膜炎。除此之外,坏死的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或盛满的子宫内膜也可能是急性子宫内膜炎的诱因。引起这种炎症的病原菌主要是需氧菌,也可能是厌氧菌,或者是二者的混合感染。当这些病原菌侵入后,它们会沿着子宫内膜表面扩散,直接引发炎症。
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病理变化十分显著,包括子宫内膜充血、水肿,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脓性分泌物。中性多核粒细胞在子宫内膜中弥漫性浸润,宫内膜间质受到破坏,腺上皮在腺腔内形成溃疡,并向肌层扩散,形成多发性脓肿。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宫内膜结构被破坏,网状纤维断裂,表层内膜坏死剥脱。
相对于急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情况较为少见,多数是由急性子宫内膜炎转化而来。其成因多种多样,包括宫内节育环、分娩或流产后胎盘组织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子宫粘膜下息肉等。常见的病原体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淋球菌、消化球菌、结核杆菌、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等。
慢性子宫内膜炎因长期或反复受到浆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浸润,导致间质纤维化及腺体萎缩。这使得子宫内膜对月经周期性反应不敏感,缺乏良好的分泌机能,表面可能出现浅表性的糜烂、溃疡及鳞化。
了解子宫内膜炎的成因,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护理都至关重要。患者在面对这一诊断时,应该积极了解相关知识,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