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失衡成因与应对方法解析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通常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涵盖了青春期宫血和更年期的宫血。这一时期的女性朋友,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规律的情况。
第二类则是由于生殖器官的一些器质变化引起的,比如子宫内膜炎、肿瘤等。卵巢颗粒细胞瘤等肿瘤会分泌雌激素,影响月经周期,导致月经不调。卵巢分泌雄性激素也会对月经产生影响,可能引发月经不调。
那么,月经不调的症状有哪些呢?
经期提前是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并且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这种症状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者黄体期短于10天,或者体温上升不足0.5℃。
经期延迟是指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经期延长也是月经不调的一种症状。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如果有炎症的话,平时小腹会有疼痛感,经期加重,同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还有一种月经失调的表现是月经先后不定期,即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无论是哪种症状,如果长期月经不调,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月经不调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一旦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找出原因并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是预防月经不调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