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后的盆腔包块 盆腔包块应做哪些检查
卵巢癌术后放疗后盆腔包块现象***
某些卵巢癌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并接受放疗后,可能会发现盆腔区域出现包块。这种情况究竟是何原因呢?
盆腔包块的产生并不单一地关联于卵巢癌。患者的年龄、月经史、婚育史以及既往病史,还有包块的发生过程及其伴随的症状,都是确诊包块性质的关键。从年龄角度看,及绝经后的妇女出现盆腔包块时,卵巢癌的可能性较大;青春期少女的包块可能源于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或月经外流受阻;育龄妇女则应首先考虑妊娠子宫、异位妊娠或盆腔炎性包块;而30-40岁妇女则常见子宫肌瘤、卵巢巧克力囊肿等情况。任何年龄的妇女都有可能发生卵巢肿瘤。
对于疑似盆腔包块的检查,全面的体格检查尤为重要,特别是当怀疑为恶性肿瘤时。盆腔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核心部分,包括腹部检查、窥器检查以及双合诊和三合诊检查。未婚者应进行肛腹联合检查。在检查前,患者需排空小便,如有大便秘结应先排便。
了解盆腔包块的具体情况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肿块的部位、大小、形状、硬度、界限、活动度及其与其他脏器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压痛等。
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也是诊断盆腔包块的重要手段。血、尿常规及宫颈分泌物涂片有助于诊断生殖道感染。血HCG测定是诊断正常妊娠、异位妊娠和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可靠方法。而常规血清测定也有助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卵巢癌的诊断。
至于器械检查,常用的方法有:
1. 超声检查:通过声波成像技术,直观地展示盆腔内部的结构,帮助医生判断包块的性质。
2. 后穹窿穿刺:这是一种针对盆腔包块的诊断性穿刺技术,可以帮助了解包块的液体性质。
3. 腹腔镜检查:通过腹腔镜技术,医生可以直接观察盆腔内部情况,对包块进行更精确的诊断。这些检查方法都是诊断盆腔包块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