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炙治痛经 针灸治疗痛经的治则和基本处方?

缓解痛经 2025-08-06 10:37www.tongjingw.cn缓解痛经

治则与方案

一、治则阐述

痛经,乃妇科常见病,分为实证与虚证。实证痛经,如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等,其病理特点为冲任瘀阻,气血运行不畅,因此治则以行气活血、散寒止痛为主,重点取任脉及足太阴经穴。虚证痛经,如气血虚弱、肾气亏虚等,其病理特点为冲任虚损,胞宫失养,因此治则以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为主,主要选取任脉、足太阴及足阳明经穴。

二、针灸处方

1. 实证痛经主穴

主穴:中极(任脉)、三阴交(足太阴)。根据具体症状配穴,如气滞血瘀可加太冲、血海;寒凝血瘀则加关元、归来(可艾灸);若腹胀胁痛,再配阳陵泉、天枢。

2. 虚证痛经主穴

主穴:关元(补益元气)、足三里(补气血)、三阴交(调三阴)。对于气血虚弱的患者,可加气海、脾俞、胃俞;肾气亏虚则再加肾俞、太溪、肝俞。

3. 辅助疗法

除了基本的针灸疗法,还可以采用耳针、艾灸、拔罐和穴位注射等方式。耳针主要选取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肾等耳穴;艾灸适用于寒证或虚证,主要穴位有关元、中极、归来;拔罐则重点施于腰骶部,如次、肾俞;穴位注射则可在归来、足三里等穴注入当归或黄芪注射液。

三、操作要点

针刺手法需根据实证和虚证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实证多用泻法(如捻转提插),虚证则用补法或加灸。治疗时机建议在月经前3-5日开始,连续治疗至经期结束。治疗时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经期过度刺激,如腹部深刺。

四、额外提示

在痛经急性发作时,可以尝试单刺至阴、三阴交或太冲等穴,并配合按摩小腹以缓解症状。针灸治疗痛经需坚持一段时间,方可看到明显效果。患者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饮食起居,避免生冷刺激,保持心情愉悦,以助于疾病的康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上一篇:排卵后最晚多久来月经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2016-2025 www.tongjingw.cn 痛经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缓解痛经,月经周期,痛经药,月经不调,痛经怎么办,大姨妈,治疗痛经,女人痛经,月经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