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一种常见于20至45岁女性的非炎症性疾病,以其乳房部的肿块和经前肿痛为典型表现,经后疼痛则有所减轻。此病症在临床医学上相当普遍,而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在中医治疗中被广泛认可。
选取的穴位是核心所在。主要的穴位包括膻中、屋翳、合谷和足三里。对于肝郁气结的患者,太冲穴是必备的;肝肾阴虚的患者则配合太溪;伴有月经不调的女性,三阴交穴是必要之选;对于那些感到胸闷困痛的患者,外关穴可以派上用场。
接下来,实施针灸操作。采用华陀牌28号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乳根部斜刺,屋翳穴同样采取斜刺。其他的穴位则以直刺为主。当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会接通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宜。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每次留针20分钟,这样的疗程需要10次,疗程之间间隔3~5天。特别要注意的是,月经期应暂停治疗,并且在治疗期间,其他治疗药物应全部停用。
乳腺增生的表现主要为疼痛和肿块。在中医理论中,这通常是由于情绪问题,如恼怒和伤肝,以及思虑伤脾,导致气血在乳房处郁结而成。气血瘀滞导致的不通则痛,而针灸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气血,调经止痛,使经络恢复通畅,气血重新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结的效果。
近年来,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尽管生育后女性居多,并且多伴有月经不调。现代研究指出,这一疾病的发生与雌二醇含量增高有关。而针灸可以通过降低血中雌二醇浓度至正常水平来发挥作用。通过针刺穴位,机体可以产生镇痛物质,某些致痛物质也会减少或消失,因此在痛症治疗中效果显著。运用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可以达到表里同治,标本兼顾的理想效果。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针灸不仅针对乳腺增生有直接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达到预防和治疗并重的目标。
乳腺增生,一种常见于20至45岁女性的非炎症性疾病,以其乳房部的肿块和经前肿痛为典型表现,经后疼痛则有所减轻。此病症在临床医学上相当普遍,而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在中医治疗中被广泛认可。
选取的穴位是核心所在。主要的穴位包括膻中、屋翳、合谷和足三里。对于肝郁气结的患者,太冲穴是必备的;肝肾阴虚的患者则配合太溪;伴有月经不调的女性,三阴交穴是必要之选;对于那些感到胸闷困痛的患者,外关穴可以派上用场。
接下来,实施针灸操作。采用华陀牌28号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乳根部斜刺,屋翳穴同样采取斜刺。其他的穴位则以直刺为主。当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会接通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宜。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每次留针20分钟,这样的疗程需要10次,疗程之间间隔3~5天。特别要注意的是,月经期应暂停治疗,并且在治疗期间,其他治疗药物应全部停用。
乳腺增生的表现主要为疼痛和肿块。在中医理论中,这通常是由于情绪问题,如恼怒和伤肝,以及思虑伤脾,导致气血在乳房处郁结而成。气血瘀滞导致的不通则痛,而针灸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气血,调经止痛,使经络恢复通畅,气血重新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结的效果。
近年来,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尽管生育后女性居多,并且多伴有月经不调。现代研究指出,这一疾病的发生与雌二醇含量增高有关。而针灸可以通过降低血中雌二醇浓度至正常水平来发挥作用。通过针刺穴位,机体可以产生镇痛物质,某些致痛物质也会减少或消失,因此在痛症治疗中效果显著。运用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可以达到表里同治,标本兼顾的理想效果。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针灸不仅针对乳腺增生有直接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达到预防和治疗并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