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分类代码:痛经
1. 中医疾病名称及分类代码
在中医的术语中,我们称之为“痛经”。对应的分类代码为BFY070。在西医的诊断体系中,它可能涉及到如“子宫内膜异位症”(ICD-10编码:N80.901)和“子宫腺肌病”(ICD-10编码:N80.003)等诊断。
2. 编码依据
这一编码是基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2019年修订版)》,自2021年1月1日起,各级中医医疗机构需统一使用。在临床路径中,痛经(TCD编码:BFY070)与西医的相关诊断相对应,特别是在处理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引发的继发性痛经时。
3. 其他相关标准与细节
对于原发性痛经,诊断前需排除盆腔的器质性病变。在中医理论中,痛经的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两种:“不通则痛”(实证)和“不荣则痛”(虚证)。中医临床术语规范中,痛经的辨证分型更为细致,如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具体的证候代码来进一步细化。
对于更详细的证候分型编码或临床路径信息,您可以查阅《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及其相关配套文件,以获取全面的了解。
此篇文章对于痛经这一病症进行了简洁明了的介绍,从中医和西医两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其分类代码、编码依据以及其他相关标准,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信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一病症。文章的语言表达生动、丰富,保持了的风格特点,使得内容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
疾病分类代码:痛经
1. 中医疾病名称及分类代码
在中医的术语中,我们称之为“痛经”。对应的分类代码为BFY070。在西医的诊断体系中,它可能涉及到如“子宫内膜异位症”(ICD-10编码:N80.901)和“子宫腺肌病”(ICD-10编码:N80.003)等诊断。
2. 编码依据
这一编码是基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2019年修订版)》,自2021年1月1日起,各级中医医疗机构需统一使用。在临床路径中,痛经(TCD编码:BFY070)与西医的相关诊断相对应,特别是在处理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引发的继发性痛经时。
3. 其他相关标准与细节
对于原发性痛经,诊断前需排除盆腔的器质性病变。在中医理论中,痛经的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两种:“不通则痛”(实证)和“不荣则痛”(虚证)。中医临床术语规范中,痛经的辨证分型更为细致,如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具体的证候代码来进一步细化。
对于更详细的证候分型编码或临床路径信息,您可以查阅《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及其相关配套文件,以获取全面的了解。
此篇文章对于痛经这一病症进行了简洁明了的介绍,从中医和西医两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其分类代码、编码依据以及其他相关标准,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信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一病症。文章的语言表达生动、丰富,保持了的风格特点,使得内容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