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条例全文
一、立法目的与物业管理定义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特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物业管理,是业主通过选聘专业的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对房屋及其配套设施设备、相关场地进行必要的维修、养护和管理,旨在保持环境卫生并维护秩序。
二、业主的权利
业主按照合同规定接受物业服务,有权提议召开业主大会并提出建议。他们参与制定业主公约及议事规则,并选举业主委员会,在会议中行使投票权。
三、行政管理职责
国家层面,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担负起全国物业管理监督的重任;地方层面,地方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则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物业监管工作。
四、地方条例示例:2024年修正的《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详解
1. 适用范围
该条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住宅物业管理,非住宅物业也参照执行。
2.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体系中纳入了物业管理,建立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共治架构,包括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等。此举推动了业委会、物业企业等建立党组织,强化了党的领导力。
3. 物业管理委员会制度
若业委会无法成立或换届,则由居委会代行其职责。物业管理委员会作为一个临时机构,负责协调业主共同决策,确保物业管理的顺利进行。
4. 物业服务人的责任
物业服务人,包括物业服务企业、专业单位等,必须遵守权责一致、质价相符的市场规则。他们的责任是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满足业主的需求,同时遵守法律法规。
五、条例全文获取方式
1. 国家《物业管理条例》
可通过访问国务院或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官方网站,查询条例的完整文本。
2.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
市民可通过北京市的官方网站或住建部门网站获取2024年修正版的全文。
六、争议处理与执行
对于业委会的违法行为,街道办、法院等有权责令其改正。地方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物业企业的服务质量,并调解纠纷,确保物业管理的和谐进行。这样,不仅使物业管理更加规范化,也保障了业主的权益,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