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囊肿是怎么回事
前庭大腺囊肿:成因、表现与治疗
前庭大腺囊肿的形成,源于腺管阻塞,分泌物积聚而成。在急性炎症消退后,腺管堵塞,分泌物无法排出,脓液逐渐转为清液,形成囊肿。有时因为腺腔内的粘液浓稠,或是先天性腺管狭窄排液不畅,也会引发囊肿。若继发感染,则形成脓肿,反复发作。
前庭大腺炎在炎症消失后,脓液被吸收,可能被粘液所替代,进而形成前庭大腺囊肿。其成因多样,包括前庭大腺导管因非特异性炎症阻塞,或是分娩过程中的侧切术、会阴部裂伤等导致的严重疤痕组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前庭大腺囊肿在长期内毫无症状,生长较慢,难以追溯其起源。
前庭大腺囊肿的表现明显,位于阴唇后部的前庭大腺所在处,多为单侧性,大小不等,一般不超过鸡蛋大小,在大阴唇外侧有明显隆起。囊壁的上皮多种多样,有时完全没有上皮,仅见慢性发炎的结缔组织。囊肿内容物为透明的粘液,有时混有血液而呈红色或棕红色,易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混淆。
诊断前庭大腺囊肿并不困难,通过囊肿的位置、外观以及局部触诊可作出初步判断。必要时可进行局部穿刺,与脓肿进行鉴别。整个切除的囊肿可通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确诊。
对于前庭大腺囊肿的治疗,由于囊肿可能继发感染,因此应尽早手术治疗。过去常行囊肿切除手术,但可能存在出血风险,且若囊壁延伸至尿道附近,手术操作会变得困难,有可能无法完全清除囊壁,有复发可能。对于严重疤痕患者,还可能影响。现在多采用囊肿造术(袋状缝合),此方法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且可以保持腺体功能,亦可用于前庭大腺脓肿。
了解前庭大腺囊肿的成因、表现和治疗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病症,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以保障女性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