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不调大***
解读神秘的月经不调:成因与症状
月经不调,这一常见的女性健康问题,通常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别。
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青春期宫血和更年期的宫血便是典型的例子。这一阶段的女性,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复杂变化,导致内分泌系统出现波动,从而影响月经周期的正常运行。
生殖器官的器质性变化也是导致月经不调的重要原因。其中包括子宫内膜炎、肿瘤等。例如,卵巢颗粒细胞瘤这类肿瘤会分泌雌激素,直接影响月经周期的稳定性。卵巢分泌雄性激素也会对月经产生影响,从而引发月经不调。
那么,月经不调具体有哪些症状呢?
经期提前是一个典型的症状。当月经周期缩短至21天以下,并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时,便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会呈现双相变化,卵泡期短,仅7~8天;或者黄体期短于10天;体温上升也可能不足0.5℃。
经期延迟也是月经不调的一个明显表现。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达到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对于有排卵的女性,基础体温会呈现双相变化,但卵泡期较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的女性则表现为基础体温单相。
还有经期延长的情况,即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持续两周才干净。这时,女性可能会感到平时小腹疼痛,在经期加重,同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如果是黄体萎缩不全,月经量也会增多;而子宫内膜修复延长则表现为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除了以上几种症状,月经先后不定期也是一个表现。月经可能提前或延迟,周期可能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这些症状都可能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了解月经不调的成因和症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遇相关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