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宫体癌的病因
宫体癌的成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临床与流行病学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些重要的相关因素。
未孕、未产与不孕的情况似乎与宫体癌的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未曾受孕或产后的女性,其宫体癌的易感性比生育过多个孩子的妇女高出三倍。肥胖在宫体癌患者中更为普遍,这可能与肥胖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内源性雌激素过剩也是宫体癌的一个风险因素。例如,多囊卵巢病变患者常常表现出肥胖、不育、无排卵等症状,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较高,占到了19%至25%。由于肝硬化导致的肝功能代谢障碍,使雌激素在体内积蓄,同样易引发宫体癌。
外源性雌激素的应用,尤其是随着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妇女使用雌激素的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随之持续上升。虽然雌激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确切作用尚未明确,但许多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使用雌激素的妇女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了4至14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风险与应用雌激素的时间和剂量有关,通常在使用雌激素3至5年后,癌症的发病率才会上升。
除了上述因素,糖尿病、高血压也与宫体癌的发生有关。临床观察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常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社会和经济因素也影响着宫体癌的发病。与宫颈癌相比,宫体癌更多发生在中、上等社会阶层的妇女中。甚至在某些群体中,如犹太妇女,虽然他们很少发生宫颈癌,但却无法抵御子宫内膜癌的侵袭。
还有一些报道显示宫体癌的重复癌发生率有增加趋势。这些重复的癌症可能发生在宫颈、卵巢、乳腺、胃、结肠、直肠等部位。曾经因为良性或恶性盆腔疾病接受过放射治疗的妇女中,宫体癌尤其是肉瘤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
宫体癌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其成因涉及多种因素。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宫体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