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出血警惕子宫内膜癌
针对更年期妇女,月经停闭一年后的再次阴道流血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症状。在60年代的国内报告中,恶性肿瘤在绝经后出血的妇女中占比高达76.2%,其中绝大多数为宫颈癌,这充分表明了绝经后出血的重要性。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绝经后出血”。虽然很多子宫内膜癌因此得以早期发现,但也存在过分夸大的情况,仿佛绝经后出血就等于子宫内膜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的研究发现,仅有8.1%的绝经后出血患者可能患有子宫内膜癌,而18.8%的患者可能出现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大约3/4的患者其实并没有内膜异常,无需过于惊慌。
对于绝经后出血的患者,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解释,进行相应的宣传,给予足够的关注,并进行相应的检查以明确出血的原因。无需过分紧张,但也绝对不能忽视。
我们也不能忽视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多年来,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一直不清楚,但许多因素与其有关,包括年龄、体重过重、未孕、晚绝经、糖尿病、高血压、子宫内膜增厚等。这些因素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虽然年龄、孕次、产次、绝经时间等因素的数据略有变化,但并没有统计学差异。B超子宫内膜厚度、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在各组疾患间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为了更好地明确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我们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只有子宫内膜的厚度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寻找绝经后出血的原因时,应该重视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建议。
对于绝经后出血的更年期妇女,应该保持警惕,充分了解自身状况,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要避免过度恐慌,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一生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