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子宫肌瘤会癌变吗?
走进妇科门诊,有时会遇到一些因在防癌筛查中发现子宫肌瘤而忧心忡忡的女性。她们往往误以为子宫肌瘤就是“癌瘤”,一听说子宫上长了瘤,就倍感紧张,压力山大。
其实,子宫肌瘤并不可怕。它是一种在女性盆腔中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恶变率极低,仅在0.3%-1.39%之间。在已婚育龄妇女中,平均每4-5人中就有1人是子宫肌瘤患者。
子宫肌瘤因生长部位不同,拥有不同的名称,如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等。如果子宫肌瘤发生肉瘤变性,瘤体突然迅速增长,那就有可能发生恶变。
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会较早出现一些症状。这些症状与肌瘤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而与其生长部位密切相关。例如,粘膜下肌瘤可能导致不规则阴道出血;浆膜下肌瘤可能长得很大却仍无症状;肌壁间肌瘤如果瘤体较大,则可能引发月经过多,带有血块,持续时间延长,间隔时间缩短。
除了上述症状,子宫肌瘤还可能引起不孕。因为肌瘤可能改变宫腔形态,或者作为异物妨碍孕卵着床,影响精子运动。有些患者在摘除子宫肌瘤后仍然可以成功受孕。
如果被确诊为子宫肌瘤,不必过于惊慌。对于无症状且瘤体不大的患者,可以每3-6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如果年龄在40岁以上,出血量不多,经过诊刮检查无恶性病变,也可以按照同样的复查频率进行,同时注意休息,配合药物治疗。如果肌瘤无明显变化,出血不严重,等到更年期后肌瘤通常会逐渐萎缩。但如果肌瘤多发性,大于3个妊娠月,症状明显,特别是已有后代者,或者肌瘤大于6个妊娠月、无症状,这时应考虑进行全子宫切除术,以防不良情况发生。
在面对子宫肌瘤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态平和,了解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遵医嘱进行复查和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迎接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