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不甜等于低糖食品?警惕4种隐形高糖食物
健康至上,已成为现代人的共识。为了防范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侵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响应低糖饮食的号召,努力控制日常饮食中糖分的摄入。低糖饮食并非只是拒绝甜腻的食物那么简单。
酱料类食品中,番茄酱尤为突出。许多人钟爱的番茄酱,其配料中除了水和番茄泥,含糖量高得惊人,一般在15%至25%之间,甚至有些产品的含糖量高达30%以上。想要远离这些隐形糖,不妨尝试自制番茄酱,用新鲜的番茄慢慢熬制,既能享受制作的乐趣,又能掌控糖分的摄入。
除了番茄酱,速溶糊粉类食品也是含糖大户。豆奶粉、藕粉、芝麻糊等谷物磨成的粉,虽然营养丰富,但口感不佳,甚至带有一种五谷杂豆特有的“土腥味”。为了改善口感,这些食品往往也会加入不少糖。购买时请务必留意食品标签上的糖分含量。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口感偏酸的零食,如山楂、话梅等,其实含糖量也不低。因为口感较酸,所以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白糖调味,以达到酸甜适宜的口感。有些山楂片中的糖含量甚至高达70%至80%,让人大跌眼镜。
一些甜味菜肴也是含糖的重灾区。如红烧肉、鱼香肉丝等菜肴,虽然总体味道偏咸,但却隐藏着不少糖分。尤其是糖醋类的菜肴,如糖醋排骨和糖醋里脊,每份甚至需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想要健康饮食,不仅要关注食物的咸甜口味,更要深入了解其中的糖分含量。
健康无价,糖分的控制至关重要。我们在选择食品时,不仅要关注其口感和营养,更要学会看穿食品标签上的秘密。低糖饮食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拒绝美食,而是要更加明智地选择,更加精细地了解我们所摄入的食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抱健康,享受美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