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痛经有哪些原因
在育龄期的中年妇女群体中,特别是年龄在30至45岁的女性,有一种常见的病症让人备受困扰,那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子宫内膜不安于子宫之内,跑到子宫以外的其他地方“安营扎寨”,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这些异位的子宫内膜会增厚、出血,但由于血液无法流出体外,便会刺激周围组织,引发子宫肌收缩或组织纤维化,从而导致痛经。
痛经,医学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指的是女性在初潮时期就出现的痛经现象,这种现象往往会在婚后或者生育后得到相应的改善。而继发性痛经则不同,它是由于生殖系统出现病变而产生的。其疼痛的特点因不同的病因而异,通常表现为位置较深且隐隐作痛。
对于继发性痛经,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与前面所述的情况一致,好发于30至45岁的中年妇女。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子宫内膜在子宫外的地方异常增生和出血,引发痛经。
其次是子宫肌腺瘤,这种情况多见于40岁以上,尤其是那些多次生育、多次进行人流刮宫的妇女。
子宫颈或宫腔粘连也是一个常见的原因,这种情况多见于反复进行人流手术、患有子宫内膜结核等疾病的患者。
生殖道畸形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例如,子宫体过分前倾、阴道横隔等机械性阻塞,都会使经血流出不畅,导致积血,从而诱发痛经。
还有一种可能是盆腔炎症。盆腔炎症引起的痛经往往表现为下腹持续性疼痛,并可放射至腰部,有时伴有肛门坠胀感。
每一种病因都可能导致痛经的发生,对于受到痛经困扰的女性来说,找到病因并接受合适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