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有什么表现?
(1)原发性痛经,是一种与行经紧密相连的下腹痉挛性疼痛。每当月经来临数小时后,让人难以忍受的痉挛性疼痛便会在下腹部位出现。这种疼痛呈一阵阵的间歇性,药物难以缓解。每次疼痛持续2至3分钟,然后间歇十几分钟后再次袭来,如此循环往复,持续数小时之久,但一般不超过12小时,几乎很少超过24小时。疼痛不仅局限于下腹,还会涉及到大腿前部。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冰冷、头痛、胃痛、大便稀等症状,甚至可能诱发支气管炎等并发症状。
(2)膜样痛经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痛经形式。当子宫排出内膜样形态物时,会引起剧烈的痉挛性疼痛。这种现象虽然较为少见,但疼痛剧烈程度极高。疼痛通常在经前数小时或一两天开始,当内膜样物体排出后,疼痛便会立即消失。所排出的内膜样物体呈三角形,大小可能在3cm × 4cm × 0.2cm至3cm × 4cm × 0.8cm之间。
(3)继发性痛经通常由盆腔器官疾病引发,因此称为继发性痛经。这种痛经的过程相对复杂。疼痛始于经期前不久,并会持续到整个经期,直到月经干净后才会逐渐消失。常见的原因包括盆腔炎、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内肿瘤或子宫解剖结构异常等。
(4)充血性痛经通常与妇科病有关。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疼痛可能并不明显;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如盆腔炎,疼痛会在行经前及经期变得特别严重。盆腔部位的疼痛常常在经前一二天出现,并在经期达到高峰,然后在月经干净时消失。经前一二天还可能伴有乳房胀痛、头痛、大便稀、下腹和背部胀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