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用不对会伤肝脏
中国非处方药协会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自我药疗在常见病症中的比例最高,尤其是在感冒这一病症中,高达89.6%。这意味着近九成的感冒患者在面对病情时选择自我购药治疗,而不是寻求医疗机构的帮助。不当用药带来的健康隐患也随之而来。
台湾《康健》杂志为此撰文强调,即使是常见的感冒药,其使用也需谨慎。用错感冒药也可能带来伤害。
对于那些患有高血压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含有伪的感冒药。伪常出现在感冒药和鼻炎药物中,能够缓解鼻塞症状。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眼压高等患者来说,服用伪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的症状。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心脏病的人群,以及儿童在使用时需特别小心。台北市立万方医院药剂科副主任郭莉娜对此提醒大众。
除了伪,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也存在潜在风险。并非所有感冒者都会发热,如果没有发热、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而大量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无疑会增加其副作用的风险。据美国一项对300例严重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调查,其中有38%的病例与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有关。
对于前列腺肥大的患者,需要谨慎服用抗组胺药物马来酸氯苯那敏(即“扑尔敏”)。这类药物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头晕、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药师李慧玲提醒,前列腺肥大患者不当服用抗组胺药可能会导致排尿困难。
一些感冒药中还添加了咖啡因。长期使用这类感冒药可能会造成失眠,甚至可能产生依赖性。台北市药师公会理事、社区药店药师徐祥玉对此做出了提醒。
面对感冒药的潜在风险,我们应当谨慎选择药物。如果服用感冒药后5-7天症状仍未缓解,或者发热持续3天,应停药并尽快就医。我们应当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我药疗带来的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