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盐还能不能吃?
盐,作为五味调和的翘楚,是我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我们的生活,每一刻都离不开它。过量食用盐将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甚至可能影响生命。近期,有关低钠盐导致高钾血症致死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引发了公众对“低钠盐是否为送命盐”的疑虑。这些疑虑,大多源于对低钠盐缺乏深入的了解。
低钠盐,不同于普通食盐,其成分中含有60%~70%的氯化钠,同时还融入了20%~30%的氯化钾和8%~12%的硫酸镁。对比普通食盐,按照食用盐的相关国家标准,含碘盐的氯化钠含量虽有一级、二级、三级之分,但低钠盐的钠含量较普通碘盐要低三分之一左右。我们也可以说低钠盐是高钾盐。
钠和钾都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是体液中的主要电解质。它们在维持机体体液的均衡分布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元素。将低钠盐称为“送命盐”的说法并不成立。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低钠盐。存在急、慢性肾病的人群以及高钾血症患者或正在服用保钾类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食用低钠盐,因为这可能会导致高钾血症的发生。而对于肾脏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完全无需担心这一问题。因为我们的身体有很好的自我调节机制,食用含钾离子的食物后,需要的部分会被吸收,多余的钾则会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肾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调控血钾浓度,几乎不会发生高血钾的情况。低钠盐的钠含量较低,有助于预防高血压、保护心脑血管,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群食用。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低钠盐,它既不会成为我们健康的“杀手”,也不会是适合所有人的“万能盐”。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合理选择食用盐的种类,才是我们保持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