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痛经的症状有什么呢
女人在生命的生理期,是自身免疫力下降的时刻,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容易被疾病侵袭。这时,一些女性朋友因疏忽大意,可能会遭遇痛经的困扰。个人卫生防护与预防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当气滞血瘀导致痛经时,其症状究竟是怎样的呢?
据中医理论,女性在月经前后,因病变因素影响,冲任胞宫气血经历急剧变化,运行不畅。这种不畅或许因为“不通则痛”,或者因失去濡养而“不荣则痛”。临床上分为多种虚实不同的经痛症,如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和肝肾虚弱等。对于这些症状,中医会依据辨证施治,分别选用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圣愈汤、调肝汤等中药处方进行治疗。
当气滞血瘀引发痛经时,症状表现为小腹疼痛难忍,拒绝按压,痛如针刺。这种疼痛伴随着经量少,颜色紫暗,有血块,且淋漓不畅。当血块排出后,小腹疼痛会有所缓解。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情烦闷、胸胁胀满不适、精神抑郁、面色青黄等症状。舌质暗苔薄白,脉沉弦。
对于气滞血瘀痛经,可以采用泡脚的方法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以调和气血、化瘀止痛为主。泡脚所选用的中药材,以足厥阴肝经药物为主,并可加入适量醋作为引经药。例如,可以选用益母草30克、乌药30克、青皮30克,以及红花10克、川芎10克等药材。将药材与2升清水和50毫升醋一起煮沸,然后转小火煮半小时。煮好后,将药水放凉,连药渣一起用来泡脚。泡脚的水量应足够浸泡过脚踝。如药水不足,可适量添加温水。
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月经过少的女性有益,可促进子宫内膜脱落,有利于经期保健。对于痛经的人来说,体育锻炼能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子宫痉挛,有助于痛经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