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口腔粘膜性囊肿
临床中口腔粘膜性囊肿颇为常见,其中唇部(尤其是下唇)粘膜是其最易发病的部位。颊粘膜和舌部次之。这些囊肿的直径通常小于1cm,而大于1cm的囊肿则较为罕见。患者的肿块呈现出半透明状,色泽浅蓝,内部充满了透明的粘性液体。
口腔内的粘液囊肿有时会自行破溃,但不久后便会复发。即便进行常规手术切除,复发率也相当高。这主要是因为手术处理囊肿壁不彻底,有残留,导致囊肿复发。复发的时间与手术后残留的囊壁多少密切相关。值得一提的是,采用激光治疗此类良性粘液囊肿的效果极为突出,复发的情况极为罕见。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治疗口腔粘膜性囊肿的方法。对于口腔内发生的粘液囊肿,激光治疗是一种不易复发的治疗方式,而且治疗过程简单,不会出血。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局部进行注射,患者一般采取坐位。如果囊肿位于口内深部,患者则采取仰卧位。
手术中,医生会选择使用CO2激光(功率在15~20W,聚焦)或Nd:YAG激光(功率为20W,配备光刀上的手术刀柄)。在囊肿暴露清楚后,医生会用光刀对准囊肿最透明的地方进行切开。刀口的尺寸视囊肿的大小而定,切口深度直达囊腔内。当囊内容物开始涌出时,会排出充满其内的涎粘蛋白。这时,医生可能会使用12.5或14cm长的直或弯止血钳来撑开并挤压囊腔,确保将涎粘蛋白完全排出。
排尽涎粘蛋白后,医生会用CO2激光或Nd:YAG激光彻底照射腔内壁,以确保囊肿不再复发。术面会用龙胆紫或红药水进行涂布。
激光治疗口腔粘膜性囊肿具有显著的优势:治疗简单、不出血、复发率低。这种方法既安全又有效,能够迅速恢复患者的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