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形成三条件!
探寻乳汁郁积背后的秘密急性乳腺炎的病理之旅
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位产妇都可能遇到一些挑战,其中之一便是乳汁郁积。乳汁郁积并非每位产妇的必经之路,它的产生往往与乳房的生理构造及哺乳期的护理息息相关。
我们要了解乳头的健康状况。乳头发育不良,如乳头内陷、乳头过小,都可能影响乳汁的顺畅流动。如果新妈妈在怀孕前就患有乳腺小叶增生、慢性囊性乳腺病等乳腺疾病,也可能导致乳管堵塞或不畅。
而在哺乳期间,乳房的护理更是关键。新妈妈分泌的乳汁过多,宝宝的食量却相对较小,或是乳汁郁积时间过长,甚至乳房受到压迫导致软组织损伤,都可能阻碍排乳。而在哺乳后,若未能将残留的乳汁排空,也为乳汁郁积埋下了隐患。
当这些不利因素存在时,致病菌便有机会侵入。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这些细菌可以通过乳头皮肤的破损处入侵,初产妇在婴儿吸吮时,乳头可能发生的皲裂、糜烂或细小溃疡,为细菌打开了方便之门。细菌可以借此沿淋巴管扩散至乳腺实质,形成感染病灶。
细菌还可以通过乳腺导管开口上行到乳腺小叶,再扩散到乳房间质。例如,宝宝如果含着乳头睡觉,其口腔内的寄生菌就有可能沿乳导管逆行。
产后机体全身及局部免疫力的下降也为感染创造了条件。乳头部潮湿与温度升高,更易引发细菌的感染。对于免疫力良好的产妇,病变可能仅表现为轻度炎症或蜂窝织炎,可以自行吸收;而对于免疫力较差的产妇,感染可能迅速扩散,形成脓肿,甚至脓毒血症。
了解乳汁郁积的病理基础,对于预防急性乳腺炎具有重要意义。每位新妈妈都应该关注自己的乳房健康,合理护理,确保乳汁的顺畅流动,从而保护自己和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