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二胎容易发生急产?
关于急产分娩的神秘面纱,它的进程让人不禁惊叹其速度之快。当整个分娩过程从腹痛开始到生产结束不足3小时,我们称之为急产。这种分娩方式又被称为“急产”,其特点是软产道毫无阻力,宫口迅速开全,使得产程异常迅速。

急产的情况在准妈咪中并不罕见,特别是在生二胎的准妈咪中更为常见。那么,为什么生二胎的妈咪更容易遭遇急产呢?
从临床角度看,引起急产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年龄在18岁以下或40岁以上的孕妇,怀孕29至36周时更容易发生急产。孕妇如患有贫血、甲亢、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也可能成为急产的诱因。在胎儿方面,体重过小、胎位不正或胎盘位置过低等异常情况也可能引发急产。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那些已经生产过的经产妇,她们的骨盆相对宽大,软产道较为松弛,当胎儿体重较轻时,更容易引发急产。甚至在旅途劳顿后,如果胎先露部位较低,也可能发生急性早产。
定期接受产科检查至关重要。对于胎儿体重较轻或有早产可能性的孕妇,一旦发现进入产程,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分娩。一旦出现临产预兆,应尽快联系医院。
假如急产突然发生,而您正忙于无法立刻前往医院,处理产妇和新生儿的工作至关重要。为避免产道和会阴严重撕裂伤,丈夫此时可发挥重要作用。他可以用小毛巾轻轻压住产妇的会阴,另一只手稳住胎儿,稍微向上引导,以减缓胎头挤出阴道口的速度。
分娩后几分钟内,自行按摩腹部有助于将子宫推到肚脐以下,减少产后出血。在整个过程中,保护新生儿至关重要,防止其掉到地上。关于脐带处理,虽然一些人可能选择自行剪断脐带,但通常不建议这样做。因为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细菌通过脐带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感染甚至新生儿败血症。正确的做法是将脐带对折后使用橡皮筋或绳子绑紧以阻断血流。如果有消毒设备的话可以进行消毒后剪断脐带。在紧急情况下务必谨慎处理以确保母婴安全。